又有一阵子没有写Blog了,借口说是工作忙,其实还是因为懒。

适逢五一加上疫情的原因只能宅家,干脆就盘点一下近一年半以来(太远的就不说了)折腾过的电子垃圾。

1. ASUS UX360CA/U3000c

IMG_2616

在2020年初的时候,我折腾过一轮无风扇的低功耗平板/笔记本,其中就有一台华硕UX305FA(CPU: Core M 5Y10C ),而UX360CA是这个系列的翻转本(CPU: 6Y30),可以实现360°的翻转,完全翻折之后是接近平板的形态。

IMG_2618

IMG_2619

华硕这个机器整体做工还是蛮精细的,就是两个铰链感觉用多了会有点不太可靠的感觉。触摸屏设计导致这个机器多少有点头重脚轻,使用起来体验还是不够理想。另外这个重量其实没法当平板用,1.3KG实在是太重。

因为收的价格比较便宜,所以最后还是出掉换$。

U3000c是截止目前为止华硕在这个全铝机身系列出的最后一款无风扇机器,说实话有点让人失望,整体做工不如前面两台,我购入的原因主要也是那台UX305FA屏幕有些老化。

我买到的这台实不知为何,开机时间长了之后,触摸板会跳动,尝试更换触摸板问题依旧。买来近一年,实际使用率并不高,过一阵子还是出掉吧。

IMG_5109

IMG_5110

2. 图玛斯特 T300RS

由于比较喜欢玩赛车游戏,之前又免费领了Dirt Rally入坑拉力系列,这个系列速度一块就容易翻车。所以一直想着体验一下方向盘的精确控制能不能带来水准的提升(其实并不能)。

虽然水平并不怎么样,但这个方向盘体验确实还不错,上一次玩力反馈游戏方向盘还是零几年的时候在网吧里玩的G25,这次购买之前调研下的结论是驱动方式:直驱>伺服>皮带>齿轮,实际的体验来看,皮带确实比齿轮要好很多。

IMG_2975

方向盘是不错,但是因为没有办法模拟真车的加速度,所以实际玩起来还是差点意思,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上加速度座椅,开销就不是一般人能够承担的啦。愉快的假期结束后,它又回到了咸鱼。

 

3. 国产三防平板

8代i5算是移动平台上比较强劲的一个Soc了,一直期待有个千元级别的8250U本子,逛咸鱼的时候偶然被我看到了一个8250U的国产三防平板,面对便宜的价格当然是毫不犹豫的拿下。

到手之后看下来确实挺不错的,只可惜单热管根本压不住这个U。另外用料一般,PCB就是小作坊风格,屏幕素质很一般,触摸体验远不如之前买的华硕。

IMG_3336

IMG_3334

IMG_3328

用起来感觉体验不佳,最终还是咸鱼给了更需要它的人。

 

4. 乐之邦 US2 龙版

20年的时候买了一个森海塞尔HD 598SE,总是看到说有个专业声卡或者功放的话声音能更好,所以在遇到实惠价格的时候就马上购入。一直都是用的集成声卡,这算是第一次用了独立声卡。虽然并不算什么高档货,但是实际体验看来,解析确实比自带的集成声卡好上不少。

IMG_3798

 

5. NUC8+CNC外壳+多台NUC

21年4月的时候先是买了一台NUC8,没多久之后又收了一个适配8代的CNC机箱,这个机箱主要的亮点在于将CPU散热器用超大铜块引出到机箱外,可以使用台式机115X的散热器来实现跨级别散热。

IMG_3879

IMG_3880

之前NUC饱受诟病的一点就是羸弱的散热不匹配他的i5-8259U,这样改造之后散热效果自然是没话说,但是实际体验下来有一些缺陷:

a. 默认设计是薄款机箱,想要成为厚款机箱还需要额外投入

b. NUC一般是放在显示器边上的,默认的内置风扇噪音还算可以接受,但是近距离聆听台式机CPU风扇的声音,说实话有点难受。当然可以加钱上猫扇或者大规模无风扇鳍片,但是那就太折腾了,我不如直接用台式机?

c. 原本的机箱内部扇热其实带上了一点风道/气流给供电PCB散热,外置散热之后,PCB完全隔绝在壳内,没有辅助散热。

去年到现在陆陆续续买了好几台NUC: 技嘉Brix (7100U) x2, 深红峡谷(NUC8i3CYSM), NUC7i3BNK, NUC6i3SYK, NUC7i3DNKE x2

IMG_3901

IMG_4584

IMG_7366

IMG_7367

说实话根本用不上这么多机器,待疫情缓和之后再出售掉其中几台。

接触数量多了之后对于机器的设计缺陷是多了一些经验。总结起来就是不太推荐购买购买技嘉/华硕的类NUC尺寸小主机,i3/i5/i7/R3/R5/R7都是乒乓球那么大的风扇加铝块(好一点的话是铜块),N年没有任何改进。散热规模简直儿戏使用中,分分钟过热降频,性能根本无法发挥。

Brix:

Asus PN:

NUC 8:

NUC的话,i5以上机型也尽量买8代及之后的机型,效能和散热器比较配得上。

 

6. D525 主板

有一阵子想给PS2配一个专用的SMB Server,逛海鲜市场的时候就看到了这台带320G硬盘和2G内存的升腾主板,比较亮点的地方是被动散热和双网卡(千兆+百兆)。

这个比较裸露的外观实际上是银行主机切掉了机箱,虽然外观比较简陋,相对于60的价格,也没什么好挑剔的。

IMG_5209

到手的时候装的是win7,为了提高运行效率换成了XP,现在用于存放长辈影视剧,运行良好。

 

过年那会也是低价捡了个全新的TS-251+,但我已经有好几台下载机了,与其自用不如还是留给更需要的朋友

IMG_7554

IMG_7558

这里顺便说说个人对各种NAS产品的看法,主流的群晖/威联通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比较小众,主要愿意还是价格太贵。

这两年借着星际蜗牛成为比较热门的话题,蜗牛的主板电源虽然都比较垃圾,作为成品还是可用的,只需要稍微折腾一下软件,可以说大大降低了那些“感兴趣”人群的准入门槛。

作为普通人,NAS其实并不是什么“必需品”,并且这东西是有一定使用门槛的。

很多人跟风买回来后发现除了备份照片和共享点东西外,稍微复杂点的功能都玩不转,并且很多品牌NAS只能专用,无法当电脑来使用。

所以小白买之前不能只看吹捧,还得想一下是不是真的需要。

 

7. J3355主板/J3455主机

先是100块买了一台联想J3355的台式机主板(DC供电),而后因为没有外壳使用不便,又两百多点买了一台同系列J3455的机器(带外壳及电源)。

IMG_5427

IMG_5645

IMG_5646

IMG_5647

先前在NUC的实践中已经证明Intel Kaby Lake (7th Gen)可以运行win7,这两款板子上我也都实践成功,J3455的4C4T还是比J3355的2C4T好一些。

完整机器购入之后单主板就不再需要,主机作为乡村下载机至今运作良好。

缺点是这个继承自ATOM的赛扬在Win7下调度有时候不是很理想。另外还有个寿命隐患《Intel低功耗奔腾/赛扬“变砖”:紧急退市、升级》,虽然后来英特尔撤销了这个公告,但是隐患始终存在。

反正便宜,用坏了再换吧。

 

8. PC 硬件R5 3600, 166oTi/1070、2060/3060Ti 2nd PC

19年夏天买了第一台我个人的二手台式电脑,由此拉开了折腾的序幕,赶上30系上市/虚拟货币狂潮,各种市场乱象。

开始的配置是R5 1500X+1660Ti,这个配置搞定1080P还是问题不大的,后来想赶在30系出来之前先换成过渡卡降低旧款贬值损失,就有了蜜汁1500售出的骚操作(此后1660Ti一度涨到3000多元)。

后来的过渡期间更换过GTX970 1060,并于21年年初锁定在1200购入的1070,熬到21年9月份花费4850购入二手3060Ti LHR一块,

期间还有亏本两百的2060和小赚的1660Ti(不是开始的那一块)

并且最终围绕3060Ti配出另外一整台主力电脑(R5 3600+3060Ti),开始的那台电脑也“升级”为R3 3100+1070,成为了乡野游戏机

IMG_6101

IMG_6103

折腾中的一些体会是:AMD真的良心,一个AM4 Socket用了六七年,一个主板芯片组支持下至推土机上到Zen3+的所有CPU。

反观Intel,隔一两年换一个接口,对高频内存支持扣扣搜搜,以前技术绝对领先也就算了,现在都14nm+++++这么久也难怪现在的口碑市占率和股价

AMD也不是没有缺点,在某些生产力环境中口碑不佳,二手保值率低,掉价快

总结来说,我是被这一波矿潮带来的市场乱象收割了一两千的溢价,东西买来之后实际中年人也没有多少时间精力玩电脑,实属滑稽

只能安慰自己花点小钱买个开心

 

9. Bose Solo 15

作为两台妙韵音箱的用户,对结构类似的Solo 15垂涎已久,上市之初过高的售价让人望而却步,现如今系列被砍咸鱼上充斥着一批来路不明的工包货也让人不敢下手。

在今年过年期间在海鲜市场上看到了不贵的个人自用品,自然火速收入囊中。

IMG_7533

到手之后一阵把玩,确实没有让人失望,以我买到的价格来看,确实物超所值。

不得不说Bose在空间上的以小博大从没有让人失望,但反观上市之初的售价,也确实太高了一些。

=======================================================

Pros:

声场秒杀普通回音壁,虽然低音有点假,但也秒杀同类产品了

Cons:

因为进行产设计的年代电视机还以方形底座为主流,所以可能当初是针对那一类电视的。比较担心现在的细长尖尖底座不知道合不合适放上去,会不压坏外壳箱体。

方块的外形也不是很适合较浅的电视柜,摆放和搭配电视的时候有一些限制。

音频输入只有RAC/SPDIF,要是有HDMI,实用性会高很多。

解码器只支持杜比,不支持DTS

=======================================================

看起来好像全是缺点,其实除了解码器之外,大部分是年代的原因。

只要价格便宜,缺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我还特别试了一下光纤源码输出,结果证明不支持的DTS编码直出的结果就是没有声音,需要在电脑上转成AC3才行。

这里也推荐一下《猎杀U-571》这部片子,DD源码输出的效果是我试了N部电影里面最好的。

 

后记:

当初建站的原因也是想要有一个相对自有的地方能够记录一下生活和分享一些有趣的物件。

现在回头看,这些年关掉或者倒闭的免费博客站点还是不少的。我这个基于TK域名+PIPNI的免费博客能够存活至今也能算是奇迹了。

原本想着一个月能有一篇产出,现在看来行动力还是差些,今后继续努力向这个目标靠拢吧。

(这么一篇东西断断续续差不多写了一个白天,确实还是挺花时间的)